Neo Anderson's Blog

风控模型/风控指标/数据审计

字数统计: 624阅读时长: 2 min
2019/10/29
loading
级别\周期贷前贷中贷后
交易级申请欺诈风险模型消费贷(实物)套现风险模型
交易级现金贷欺诈风险模型
账户级消费贷(实物)申请风险模型消费贷行为风险模型消费贷催收风险模型
账户级消费贷(实物)分期倾向模型消费贷代理商评级模型现金贷催收风险模型
账户级消费贷(实物)激活响应模型消费贷收益评分模型
账户级现金贷申请风险模型现金贷行为风险模型
客户级用户收入认定模型用户综合评分模型用户干系人挖掘模型
客户级用户营销响应模型用户流失倾向模型
客户级用户人群画像模型用户银行卡推荐模型

行业内常用的是 ABC 三张评分卡。A 卡、B 卡、C 卡分别表示:申请评分卡 (Application Score Card),行为评分卡 (Behavior Score Card),和催收评分卡 (Collection Score Card)。

  • A 卡:在获客过程中用到的信用风险模型。从模型的角度来看,它会对用户未来一定周期内的逾期风险作预测,即模型会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收集用户多维度的信息,以此来预测逾期概率。预测的逾期概率被用于风控策略或者转换成信用评分,比如国外经典的 FICO 评分,国内的蚂蚁信用评分、京东小白评分、携程金融的程信分等。A 卡评分除了用于决定是否通过用户的信用申请,还用于风险定价,比如额度、利率等。

  • B 卡:行为评分是指,用户拿到信用额度后,模型根据用户的贷中行为数据,进行风险水平的预测。本质上讲,这个模型是一个事件驱动的模型,在互联网金融领域,一般会比 A 卡的预测时间窗口要短,对用户的行为更为敏感。B 卡除了可以用于高风险用户的拦截,也可以作为额度、利率调整的重要参考因素。

  • C 卡:催收评分会判断,例如当用户出现逾期时,机构应该先催谁,或者哪些用户不用催,就自动会把钱还回来。催收模型一定程度节约催收成本,提高回催率。


CATALOG